领导工人运动的理论和实践
1.初期工人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从1922年起,刘少奇直接领导了安源工人罢工;参加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领导工作;参与领导了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和武汉工人收回英租界等重大斗争。特别是在领导安源工人运动中,克服了当时普遍存在的工会只有上层组织和未建立工会中党的组织这两个缺点,在安源工运中建立了三级代表制,把工人严密地组织起来,同时积极发展工会中的党组织。到1925年5月,安源已建立了15个党支部,党员300多人,约占当时全国党员总数的1/3。
2.关于工人运动的理论
(1)提出了工人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
研究者指出,刘少奇根据他领导初期工人运动的实践,特别是全面、系统地总结了1925年五卅运动以来中国职工运动的经验,针对当时党内的思想状况,明确提出了工人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并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第一,分析了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第二,分析了中国工人阶级对待革命的政治态度;第三,深刻地论述了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第四,阐明了无产阶级实现领导权的条件。
(2)对工会建设理论的贡献
在北伐战争期间,刘少奇在革命的中心武汉撰写了《工会代表会》、《工会经济问题》、《工会基本组织》三篇著作,对于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指导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科学地解决了北伐军攻克武汉、南昌等地后,中国工人运动高涨形势下的新课题;第二,从理论的高度阐述了工会是群众的、战斗的、民主集中的、为工人群众谋利益的组织;第三,初步总结了党成立初期及大革命时期领导工人运动的实验经验;第四,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工人运动理论在我国工人运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
(3)提出了正确对待黄色工会的策略
在对待黄色工会问题上。刘少奇与赤色职工国际某些领导人的错误指导进行了激烈的争辩,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正确对待黄色工会的策略方针,这就是参加进去,争取群众,利用其合法的组织形式,保存我们的力量,并尽力开展革命工作。
(4)明确了白区职工运动的任务
研究者认为刘少奇提出的“争取群众,争取工人阶级的大多数,积蓄工人阶级的雄厚力量”这一白区职工运动的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重要思想:①这一任务不是脱离群众,实行盲目冒险的进攻,而是争取群众,首先保存和巩固已有的组织和工作,实行革命的防御;②这种防御方针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其目的是为了在形势对我不利,力量对比十分悬殊的情况下,有效地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为将来的进攻和夺取全国胜利做好准备。
为此,必须解决好三个问题:①必须把党的秘密工作和公开工作严格地区别开来而又正确地结合起来;②必须善于和充分利用合法的组织形式,其中包括正确认识利用黄色工会;③必须尽可能利用合法手段开展革命斗争。
(5)阐明了苏区工会的作用与任务
研究者认为,刘少奇在1943年3月为苏区工人所写的《用新的态度对待新的劳动》一文,是阐明新制度下工人运动的重要文献,明确了苏区工会的作用与任务,主要观点是①苏区工会是苏维埃政权最重要的柱石;②苏区工会是发动和引导工人群众参加苏维埃和红军建设的组织者;③苏区工会是教育工人的机关。
【参考文献】:
1.陈祥无、庄有为:《刘少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上海师院学报》1982年第一期。
2.张传仁:《刘少奇在工人运动中反对左倾思潮的斗争》,《社会科学》1982年第一期。
3.刘勉玉:《刘少奇白区工作策略思想略述》,《江西大学学报》1982年第一期。
4.孙福田:《刘少奇对建立东北根据地的重大贡献》,《河北师大学报》1982年第一期。
5.彦奇、王德夫:《刘少奇白区职工运动策略思想初探》,《党史研究》1982年第二期。
6.阎志民、郭用宪:《试论刘少奇对建党理论的贡献》,《北京大学学报》1982年第二期。
7.史兵:《刘少奇对白区工作的贡献》,《暨南大学学报》1982年第二期。
8.姚一旭:《保障中国人民胜利的伟大战略部署》,《学习与研究》1982年第三期。
9.王爱玲、卫立本:《刘少奇对抗日游击战争理论和策略的贡献》,《党史研究》1982年第六期。
10.刘庭华:《刘少奇领导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贡献》,《历史教学》1984年第七期。
11.黄峥:《刘少奇与山东抗日根据地》,《党史研究》1985年第二期。
12.刘崇文等:《〈刘少奇选集〉下卷学习研究文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12月版。
13.高路:《刘少奇与两类矛盾学说》,《文献与研究》1985年第六期。
14.朱元石:《刘少奇关于人民民主制度的论述》,《文献与研究》1987年第三期。
15.陈君聪:《刘少奇的思想理论研究》,华夏出版社1988年7月版。
16.曾宪林:《论大革命时期刘少奇的工会建设理论》,《江汉论坛》1989年第一期。
17.朱敏彦:《刘少奇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档案出版社1989年7月版。
18.陆建洪:《论刘少奇的教育思想》,,档案出版社1989年7月版。
19.黄祖琳:《刘少奇早期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刘少奇研究论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8月版。
20.陈绍畴:《刘少奇与白区工作的转变》,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8月版。
21.袁旭:《刘少奇对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卓越贡献》,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8月版。
22.姚勇:《发展苏北战略方针的提出及其实践》,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8月版。
23.朱元石:《刘少奇对抗战结束后争取东北的巨大贡献》,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8月版。
24.李兴仁:《刘少奇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8月版。
-
-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 据传闻齐恒公是因宽容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品质
-
-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
-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鬼谷子只是个代称,就像是现代的“某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
- 魏文侯待民之道
- 在魏国的东封,有个地方官名叫解扁。有一年,解扁为了讨好上司,驱使劳累一年的农民,在冬天里上山砍柴。魏文侯整个冬天干个不停,砍下的树
-
-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 秦孝公是秦国中兴时期的君王,一手奠定了日后横扫八荒六合的基础,他之后的惠文王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加强国力,之后的历任君王也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