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题辞(五首选一)

【原】:

千古勾栏仅见之,楼头慷慨却奁时。

中原万里无生气,侠骨刚肠剩女儿。

【原诗作者】:周实

【鉴赏】:

《桃花扇》,清代孔尚任所作传奇,以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突出地塑造了李香君这个深明大义、不畏权奸、忠于爱情的典型人物形象,揭示了南明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同时,“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恨”,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本诗为以史讽今之作。

诗的第一句,就以重笔点明李香君是千百年来勾栏中绝无仅有的奇女子,既表明了诗人的立场、态度,也提示读者本诗的议论是由李香君而发。这种从概括性的人物品评落笔的写法,为下面的内容展开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可谓精明之笔。

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具体说明。李香君奇,奇在哪里?奇在她虽然身为下贱,却心性不凡,明大义,识大体,不为权奸所诱,不为物质所动。却,拒绝;奁,镜盒,后泛指嫁妆。“楼头却奁”,指的是《桃花扇》第一卷第七出戏“却奁”。戏的这一出,写权奸阮大铖为了拉拢侯方域,替李香君置办嫁妆。婚后第二天,李香君得知嫁妆为阮大铖所赠,即愤而不受,抛掷满地,表现出女主人公的鲜明的爱憎和坚定的原则性。

第三、四句,是对历史的批判,也是对现实的慨叹。当日南明王朝社会死气沉沉,一般士大夫苟安于现状,丝毫没有反抗的念头,唯独一个沦落风尘的弱女子反倒有这样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一片爱国之心。社会是这种局面,南明还能不亡吗?联系到眼前的现实,社会不也是缺少豪杰之士,国家不也是处于危难之中吗?怎不令人喟然叹息呢!

本诗的出奇制胜之处,主要表现在构思和立意上。诗人抓住了两对相互矛盾对立的事物:一是勾栏堕落之地与心性不凡的奇女子;一是历来被视为社会梁栋的须眉男子反不及被社会认为“非英物”、只能米盐琐屑终其身的巾帼女儿。这两对相互矛盾的事物对举,收到了相反相成的效果。前者突出了李香君出污泥而不染的难能可贵,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后者则突出了社会危机的深重,社会悲剧的深刻,强化了诗歌的主题。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宋朝诗人杨万里是哪里人?杨万里有哪些著名的诗作?
宋朝诗人杨万里是哪里人?杨万里有哪些著名的诗作?
杨万里简介: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