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食管痉挛
弥漫性食管痉挛(diffuse esophageal spasm,DES)为食管源性胸痛的原因之一。有3%~5%的DES可发展为贲门失弛缓症。本病多发于老年人,男女无明显差别。
1.病理生理 病变主要为食管中下段表现为同步强烈的非蠕动性持续抽缩,致使食管呈串珠样狭窄。
2.检查
(1)咽水试验:自咽水至上腹部可听到喷泻声,正常5~10秒。DES患者可明显延长或听不到。
(2)食管测压试验:食管体部出现高幅、非推进性收缩,食管上1/3段和LES压正常,乙酰甲胆碱试验可引起食管平滑肌痉挛和疼痛。此试验在贲门失弛缓症为阳性,而DES常阴性或弱阳性。
(3)食管影像检查:吞钡后食管下端蠕动减弱,出现不协调非推进性收缩,管腔呈串珠样或形成假性憩室。
(4)内镜检查:主要用于排除食管器质性病变,本病镜下可无阳性发现,黏膜正常,镜身通过无阻力。如症状明显,则可能检查困难,需用镇静剂或在全麻下才能进行检查。
3.临床表现
(1)胸骨后痛:由于食管痉挛引起,有时似心绞痛,激动或冷饮可诱发,持续时间较长,含服硝酸甘油或镇痛剂可缓解。
(2)咽下困难:弥漫或突然发生,间歇发作,常为无痛性,似停滞于食管中段,需大量饮水才使症状缓解。
(3)反食:食管内滞留的食物和唾液可反流入口,甚至气道吸入。
(4)其他:由于迷走神经反射可并发心动过速、头晕、出汗等。
4.诊断 应根据以上临床症状体征、食管影像检查、内镜检查和食管测压试验进行诊断。
5.鉴别诊断
(1)贲门失弛缓症:主要表现吞咽困难,可伴反流和胸骨后痛,食管影像检查和食管测压均有特征性表现。
(2)胡桃夹食管:特点为食管体部收缩幅度达150~200mmHg,但为蠕动性收缩,可持续6秒以上。LES压和吞咽时松弛功能正常。
(3)其他:如反流性和腐蚀性食管炎均可引起食管痉挛。
-
- 皋陶制典的故事
- 传说我国的第一部《狱典》就由皋陶制定,他把《狱典》刻在树皮上,呈给大禹,禹看后觉得很好,就让皋陶实施。
-
- 申公豹是姜子牙的师弟 申公豹为什么杀姜子牙?揭秘申公豹杀姜子牙原因
- 申公豹是姜子牙的师弟,能做元始天尊的弟子根基应该不会太差,如果坚心修炼,即使不能成仙,也会积累大德,自有好去处。但申公豹对红尘富贵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