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姜 高良姜 AIPINIAE OFFICINARUM RHIZOMA

书籍:和汉药百科图鉴Ⅰ 作者:(日) 难波恒雄 朝代:2001-02-01 专题:书籍
【基源】:

为姜科(Zingiberaceae,シヨゥガ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officinarumHance的干燥根茎。

【产地】:

中国:广东省的徐间、海康,以及海南、广西、云南等省。以海南省产量最大,海康产者均系栽培,品质优良。

【成分】:

含精油0.5%~1%:桉油精[1,8-cineol(=eucalyptol)]、桂皮酸甲酯(methylcinnamate)、α-荜澄茄烯(α-cadinene)等,辛味成分高良姜酚(galangol),以及黄酮类成分高良姜黄素(galangin)、山柰甲黄素(kaempferid)及高良姜素(alpinin)。

【药理作用】:

不详。

【性味】:

辛,温。

【功效】: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经验方》的“良附丸”中,本品与香附子配伍作镇痛剂;《和剂局方》之“二姜丸”,本品配伍干姜温肠胃;《普济方》之“冰壶汤”,本品与大枣共用,止霍乱呕吐不止,可见本品还系镇吐之药物。

【用途】:

作芳香性健胃、镇痛、镇吐药,用于冷气胃痛、消化不良、呕吐、腹痛下痢等。也系家庭药原料。

【处方例】:

安中散(1);良枳汤(293);良附汤(经验方:高良姜,香附子);二姜丸(《和剂局方》:高良姜、干姜);高良姜汤(《千金方》:高良姜、厚朴、当归、桂心、生姜)。

Alpinia officinarura 高良姜

《名医别录》中品中收载,系“主暴冷,胃中冷逆,霍乱腹痛”之药物。陶弘景曰:“此姜始出高良郡,故得此名”。李时珍曰:“高良,即今高州也”,高州位于今广东省茂名县之东北部。苏敬言:“出岭南者,形大虚软,生江左者细紧,亦不甚辛,其实一也”。今广西部分地区偶见有所谓“大高良姜”市售,其原植物系红豆蔻Alpinia galanga(L.)Willd.。“高良姜”为同属植物高良姜A.officinarum Hance的根茎。其种子称“红豆蔻”,也入药。《海药本草》记载:“红豆蔻生南海诸谷,高良姜子也。其苗如芦,其叶如姜,花作穗,嫩叶卷之而生,微带红色”。良姜在中世纪时被阿拉伯人到了欧洲。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董卓部下一览
董卓部下一览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秦庄襄王,异人在位3年去世!
秦庄襄王,异人在位3年去世!
秦庄襄王,名异人,改名子楚(公元前?~前247年)。秦孝文王子。孝文王死后继位。在位3年,病死。葬于葚。秦庄襄王画像嬴异人,曾在年轻时作
苏秦合纵
苏秦合纵
苏秦,东周洛阳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到东方的齐国去求学,拜在鬼谷先生的门下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他学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