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今中外散文诗鉴赏辞典
答谢中书书
【原诗作者】:陶宏景
【原诗】: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鉴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几乎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如果细加考究,则人类发现并欣赏“山川之美”的时间,与人类自身存在的时间相比,却是如此短暂。所谓“古来共谈”之“古”,并非那么久远。
无论东方或西方,童年时代的人类,与自然的第一次对话,总是充满神秘色彩,带有强烈的宗教意识。那时的山水,是供奉在神龛里供人顶礼膜拜的神象。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的山水仁智说,率先突破了山水自然的神秘论体系,从价值论的角度,总结了山水自然的道德价值。对自然山水的欣赏赞美,实际成为人对自身理想人格的欣赏赞美。魏晋玄学注重山水体道,促进了文人与山水的交往。东晋中期,支道林以佛理注《逍遥游》,佛玄合流,完成了玄学自然观向山水审美观的转化。直到此时,哲学彻悟之后的文人才以全新的眼光观山注水,“山川之美”才在美学范围内获得了人们的欣赏。
就陶文本身而言,尽管它只是零简片牍,却保持了山水描写的完整性。“山川”二句总写山水,“高峰”、“清流”则分写山与水。“石壁”、“青林”、“翠竹”略作点染,再从“晓雾”与“夕日”两个方面盛赞山川之美。末以“欲界之仙都”一句收结,显得紧凑而极有层次。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古今中外散文诗鉴赏辞典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
-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
- 介之推割股侍主,晋文公为何不封赏介之推?
- 一般的观点认为,重耳成为晋文公以后,封赏时忘了介之推。其实割股那么轰轰烈烈的事,要说忘了,大概不太容易。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