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
妙字在中国画论中使用颇多,形容事物的美好就是妙心、妙手、妙想、妙法;形容妙到极点就是神妙、奇妙、奥妙、微妙。绘画品评中则有妙品、妙格。东晋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云:“迁想妙得”,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云:“诚能妙写”,唐代李嗣真《续画品录》云:“顾生思侔造化,得妙物于神会。足使陆生失步,荀侯绝倒。”首先为“妙”下定义的是五代荆浩,他在《笔法记》云:“妙者,思经天地,万类性情,文理合仪,品物流笔。”宋代黄休复《益州名画录》云:“画之于人,各有本性,笔精墨妙,不知所然。若投刃于解牛,类运斤于斫鼻。自心付手,曲尽玄微,故目之曰妙格尔。”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云:“笔墨超绝,傅染得宜,意趣有余者,谓之妙品。”故“妙”各家有各家的妙处,有笔墨之妙,有体物之妙,有学古人之妙,有创作之妙。画法之妙,又或妙于笔,或妙于墨,或妙于法,或妙于理,或妙于精细,或妙于潇洒,或妙于一体,或妙于全体,妙而至于神,妙而至于绝,都是达到妙的极点。(但妙与不妙,并没有绝对标准,由于画家与评论家的水平不同,眼光不同,对同一作品评价也不尽相同。)妙是评画标准,但过于抽象,怎样的作品才是妙品,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达到妙品的境界,要靠鉴赏者和绘画者在实践中琢磨和领悟。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
-
- 围魏救赵中,田忌发挥了什么作用?
- 古人云:“治兵如治水。 ”面对来势凶猛的强敌,一味硬碰,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应当避其锋芒,采用分导引流的办法:或者攻击敌人的薄弱之
-
- 曹沫勇逼齐恒公
- 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叫曹沫的人,凭借自己的勇猛,在鲁庄公那儿混碗饭吃。鲁庄公非常喜欢这位勇士。
-
- 岳飞精忠报国遭陷害,敌军奔走相庆,狂饮三日
- 岳飞,字鹏举,老家在河南汤阴,父母都是农民,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被大水淹死了。岳飞和他的母亲坐在缸中逃了出来,后来,岳飞一边识字一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