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本为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指一种极细微的物质,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在对宇宙本体的认识论上,气为天地万物生存运动的原动力。气又分为阴气——蓄养、滋润、静聚之力和阳气——生长、发展、运行之变动力。阴阳二气相摩荡,作用而天地万物生死交替,运化不息。古代画论认为,中国画所要表现的正是这种宇宙自然的奥秘。中国画论中所说的“气”大体包含四层意思。①画家本身所具有的气。如郭忠恕“俊伟奇特之气”,倪元璐“忠义之气”,徐渭“孤僻之气”,郑板桥“倔强不驯之气”,高凤翰“豪爽之气”等,表现了画家所独具的堂堂正气;体现了画家的人格美。气为统帅,胸中自有勃勃正气,故画中有气,纵笔挥洒,无论长短大小,工笔写意,画皆成佳妙。清代石涛云:“盘礴睥睨,乃是翰墨家平时所养之气”。(《大涤子题画诗跋》)②表现在画面上的一种生动、雄壮、豪放、流动,元气淋漓,气格不凡的总体风貌。而“气”为贯穿画面形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表达一定的情感,使画面各部分互相呼应顾盼,使整个画面焕发奕奕神采。如吴道子的壮气,荆浩的真气,倪瓒的逸气,徐渭的奇气,八大山人的爽气,都是画上表现出的各具气派的风格。③在笔墨效果中,“气”是指一定笔力的运用。荆浩《笔法记》云:“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笔墨坚挺则有气格,笔墨豪放则有气焰,笔墨厚重则有气骨。清代唐岱《绘事发微》云:“或取圆浑而雄壮者,或取顺快而流畅者,用笔不痴不弱,是得笔之气也。用墨要浓淡相宜,干湿得当,不滞不枯,使石上苍润之气欲吐,是得墨之气也。”④指所画客观事物的气派,各种人物的气派不同,每一地方的风景气派也不同,气脉当为客观事物精神的集中表现。《宣和画谱》云:“深得王者气度”米芾云:“翎毛墨竹,有江南气象。汉画老子于蜀郡石室,有圣人气象。”总而言之,气是一切生物的根本,也是中国绘画的根本,有气则活,无气则死。有气的画,或苍茫浑厚,或神逸豪奋,都能使欣赏者神清气爽,得到美的享受。
-
- 川岛芳子或是双性恋 遭日本养父强奸改变性取向
- 资料图:川岛芳子戎装照在日本的谍海中,“巾帼女豪们”的手段丝毫不逊于男子,而这些女谍中的头号人物,无可争议的当数川岛芳子。她的活
-
-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九天玄女为何称为“风水圣姑”?
- 九天玄女又叫玄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这位女神后来被道教所信奉,成了道教中著名的女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