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画论辞典

绘画是精神劳动。古人认为“心之官则思”,“心”使用范围极广,除了人体管血液循环的物质心以外,凡绘画中的一切意志、思想、感情的精神活动,都与心有关。故心为创作中主体的艺术思维的作用很重要。画论中的心可以分两大类:一是表现对象的心,一是画家的心。画中要表现对象的心,即不但要画出人物的形体状貌,更重要的是在传神写心,充分表现所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感情,道德品质。南宋陈郁《藏一话腴》云:“写照非画可比,盖写形不难,写心唯难,写之人尤其难也。……盖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否则君子小人,貌同心异,贵贱忠恶,奚自而别?形虽似何益?故日写心唯难。”所谓画家的心,就画与心的关系而言,有所谓“心声”、“心画”、“心术”、“心传”、“心得”等说法,如汉代扬雄《问神》云:“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清代查礼题画梅云:“画梅有会心处则下笔自有神,若近若远,若断若连,若浓若淡,若有意若无意,此之谓三昧。”画家的心也指创作态度,宋代郭熙、郭思父子《林泉高致》云:“凡落笔之日,必明窗净几,焚香左右,精笔妙墨,洗手涤砚如见大赛,必神闲意定,然后为之,岂非所谓不敢以轻心挑之者乎!……每一必重复终始,如戒严敌然后毕。此非所谓不敢以慢心忽之者乎?”有时也指画家用自己的心思变化出来的某种创作方法,如说“心匠”或“匠心”,宋代米芾《画史》云:“山水心匠自得处高也。”清代胡敬《国朝画院录》云:“匠心独运,神解超然。”另外,明清画论中强调绘画的养心作用,清代王原祁题画云:“画虽一艺,而气合书卷,道通心性。”清代张式《画谭》云:“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总之,心是人物的精神作用,是一切精神生活、文化生活所不可少的因素,在绘画上,形是心的物质基础,心是形的思想统帅。画家之心,要由用心、精心、苦心逐渐达到不用心。对象之心,尤其画人物、肖像最为重要,必须深入对象的内心世界,才能得到心的真象。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中国画论辞典有关的内容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姬昌与姜子牙什么关系
姬昌与姜子牙什么关系
周文王姬昌是《封神榜》中的一个具有浓厚神话色彩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但是历史上真正的周文王又是怎么样的一个君王?如果当时没有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兵痞董卓
兵痞董卓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董卓的家庭
董卓的家庭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