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六首选一)

【原】:

长江浩浩日夜东,豪杰落落古今同。

四顾寂寥万籁绝,众山皆小天地空。

【原诗作者】:周实

【鉴赏】:

《登山》是一组抒情小诗,诗见《无尽庵遗集》,作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

周实是年轻的南社烈士,柳亚子说:“余观实丹烈士生平,盖缠绵悱恻多情人也。一朝见危受命,慷慨慕义,奋为鬼雄,贤者不可测,亦足为我南社光也。”可说是对周实的为人的一个确评。

辛亥革命前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多数表现出这样的思想特征:多少带有狭隘的反满革命思想、厉高节抗浮云的气节和感到缺乏同志与知音而产生的孤独情绪。本诗中,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这种思想情怀。

诗的首句,以长江的不舍昼夜,来表现历史的不断演进、发展。这在古代诗歌中,是常用的手法了。长江和黄河,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同为中国的“母亲河”,它日夜浩荡东流,也象征了我们的时代的变化,民族历史的演进。

第二句紧承上句,既感叹历代豪杰之士的共同命运,又表露出对豪杰之士的品格的赞赏,而且颇以自己也属于豪杰之士而自豪。落落,孤傲不群,与流俗不合的意思。

以上两句,诗人着重在总体的议论,是对古今豪杰之士的人格和遭遇的概括的评说。第三、四句,诗人的笔锋迅速转到眼前的景观以及由此而生的强烈内心感受。站在高山之巅,环顾四周,一片静寂,万籁无声。万籁,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而俯视脚下,众山俯仰如儿孙,天地之间,空无一物。

有人把诗的第四句,理解为表现诗人的豪放心情,实际上这种理解并不十分确切。诗人在登上山顶之后,主要是两方面的感受:一是静;一是空。而这两方面的感受,都是由豪杰之士匮乏这一认识而发,都表现由眼前之景而引发的一种寂寞孤独之感。当然,在这种心情里也包含了对庸俗低下之辈的轻蔑。

诗在表现手法上并无独特之处,由于情景的交融吻合,给人自然平实的感觉。同时,由于诗人从历史着眼,从天地山川落笔,又造成诗歌一种雄浑博大的风格和气势。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我国汉族有床神信仰,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也许是由于妇女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在床神信仰中,多以“床婆”、“床母”相称,而“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武庚叛乱
武庚叛乱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兵痞董卓
兵痞董卓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