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大百科全书 民法卷
民商合一
是一个国家调整特定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立法文件,表现为只有一部民法典,而不另制定商法典。从历史上看,商法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法与民法的联系日益密切。民法是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基本法,民法有关商品流通的规定都适用于商法,而为了解决公司、票据、保险、海商、破产等制度的特殊性问题,应该制定相应的公司法、票据法、保险法、海商法和破产法等单行的法律、法规。民法是基本法、单行的商事法律、法规是民法的特别法,是民法的必要补充。因此,在立法文件上逐渐形成了民商合一的体系。瑞士联邦在1907年12月10日制定的民法典,将1881年制定的瑞士债法典实际上作为民法典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部债法典里既有民法规范,又有商法规范,实际上是民商合一体系。当1810年荷兰还是法兰西帝国的一部分时,实行的是法国民法典。独立之后,于1838年10月1日颁布实施民法典和商法典,采取民商分立的立法形式。从1934年起实现了民法与商法的实质上的统一,规定商法典的条款适用于所有的人,并适用于一切行为。1947年开始筹划将私法重新加以编纂,准备把《新民法典》编成完整的私法典,包括商法的规范。意大利在1861年统一后,于1865年颁布了民法典和商法典,而在1942年新制定的民法典,把分别由民法典与商法典规定的有关私法方面的事项并入一部法典,商法已不再是一部单独的法典。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商合一已成为当代法律发展的必然趋势。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法律大百科全书 民法卷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李牧之死
-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
-
- 秦庄襄王,千古第一大帝嬴政的生父
- 秦孝文王是个悲情君王,等了几十年终于轮到自己当皇帝,却在位仅仅三天,就寂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此之前,先王昭襄王,带领着秦国在一统
-
- 詹天佑买马车
- 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他先后指挥了塘沽、天津间的铁路铺轨工程,完成了滦河大桥工程和著名的京张铁路工程。詹天佑一心想
-
-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
-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是风水不好?还是黄泉之下无颜见父皇?雍正命身后不追随父皇,而在几百里之外另找“万年吉地”。数千名哑巴被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