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大百科全书 民法卷
《民法通则》的立法指导思想
从1979年成立民法起草小组时开始,我国的立法机关就特别强调民法的立法指导思想应该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在1981年民法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的民法从哪里产生?要从中国的实际产生。如果说谁是民法的母亲的话,就法律体系来说是宪法,但归根到底还是中国的实际是母亲,960万平方公里的12亿人民是母亲。民法通则的制定必须贯穿这个原则。从实际出发就应该认清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不断地完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和城市都取得了重大成果,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民法通则》既要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经验肯定下来,又要对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规定,保证和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从实际出发,不但要研究我国的现实,还要研究我国的历史,从中吸取优良的传统和习惯;从实际出发,除了要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还要研究国外民法的历史与现状,吸收各国立法中可以借鉴的有益经验。实事求是就是根据需要与可能,把成熟的、有根据的问题作出规定,不成熟的、把握不大的问题暂不作规定。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法律大百科全书 民法卷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包拯三谏宋仁宗
- 包拯因何事三谏宋仁宗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北宋皇祐二年(1050年),在一次朝会上,宋仁宗下诏,以三司使、户部侍郎张尧佐为宣徽南院使、淮
-
-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 状元出对清朝嘉庆年间,朝廷重臣戴衢亨到四川微服私访,看到一户姓祝的人家在办喜事,十分热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来到对面酒店沽酒,忽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
-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
-
-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