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内容特征
从内容上讲,我国民事诉讼法与其他国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事诉讼法相比较,有下列鲜明的特征:(1)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思想。这是民事诉讼法的立法司法的指导思想。因此,我国民事诉讼法必须立足中国实际,在总结过去民事审判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人民司法优良传统;必须立足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实际。这就要展望未来,吸取外国立法经验,对涉外民事诉讼作出特别规定;必须从案件的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区别于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制度国家民事诉讼法的显著标志。(2)体现了既便利群众诉讼,又便利法院办案的精神。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我们的一切国家机关,包括人民法院这个国家审判机关,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机关。因此,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所规定的各个原则、各种制度和程序,都要方便人民诉讼,方便法院办案。方便法院办案归根到底也是为了方便人民诉讼。方便人民诉讼和方便法院办案这一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特征,表现在全法的体例结构上,篇、章、节、条、款一目了然,层次十分清楚;表现在内容上,力求疏而不漏,但尽力做到避免繁琐,防止冗长;表现在基本原则上,不仅作了集中的规定,且个个浸透两便精神;表现在诉讼制度上,立法规定了两审终审制度、诉讼代理制度、法院间委托制度、期间送达制度等,都既防止了当事人的讼累,又防止了法院牵涉过多精力;表现在诉讼程序上,立法既规定了普通程序,又规定了简易程序,不仅起诉应诉手续简便,而且审理和送达也简便;表现在执行程序上,立法既规定可以由权利人申请而开始,又规定可以由法院依职权而开始等等。种种规定无疑都从立法上保证了方便人民诉讼,方便法院办案。(3)体现了当事人的处分行为和国家的干预行为相结合的精神。在民事诉讼中,既要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又要赋予人民法院行使国家干预权,这是发扬诉讼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要求。尊重当事人包括处分权在内的各项法定权利,对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发挥在诉讼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护其合法民事权益,促进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只承认当事人的处分行为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在符合国家法律范围内的处分行为。否则,人民法院就要行使国家赋予的干预当事人处分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在民事诉讼中做到正确维护国家法律的实施,既保护了当事人正确、合法的行使诉讼权利,又保护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确保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4)体现了提倡用调解的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精神。运用调解的方式解决民事纠纷,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重要特色。以调解方式审理民事案件,这是我们民事审判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我国民事诉讼法将它列为基本原则,这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而且也是对我国民事审判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运用调解的方式解决民事纠纷,要求审判人员明确在处理民事案件时,法定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调解,一种是判决。采用调解的方式时,要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不得强迫;在当事人愿意接受调解时,应当多做说服教育工作,法制宣传解释工作;能够调解结案的,要尽力争取调解结案;当事人不愿接受法院调解的,或者法院调解无效的,法院应当以判决的方式解决,而不应当久调不决。(5)体现了依靠群众解决民事纠纷的精神。依靠人民群众解决民事纠纷,这也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表现在基本原则上,立法规定了人民调解原则。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人民调解工作的组织形式,是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人民调解的案件违背政策法律的,法院应当纠正。立法又规定了支持起诉原则,就是受侵权行为损害的单位或个人,不敢或无力向法院起诉时,有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有权从法律上、精神上、物质上支持受害者向法院起诉,以保护其合法权益。这一特色还表现在依靠群众调查研究,查明事实分清是非上;表现在依靠当事人的亲友、单位领导与群众协助法院调解上;表现在依靠有关单位和公民个人协助法院执行上等等。(6)体现了保护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精神。民事诉讼法修改以后,在第十七章至第十九章集中规定了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使那些债权债务关系明确的债权人,可以通过向法院申请发出支付命令的办法获得司法保护;使证券被盗、遗失、灭失时的最后持有人,可以通过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的办法主张权利,以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使不确定的经济关系得到解决,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
-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
-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
- 晋襄公漏言害两臣!领导泄密可咋整?
- 公元前621年,晋国准备和狄国开战,晋襄公拟派狐夜姑(一作射姑)为主将,赵盾做副将,带兵出征。晋襄公画像晋襄公:(公元前621年):姬姓,讳欢,谥号曰
-
- 魏文侯用才之道
-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
-
- 蔡泽说范雎
-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 年),河东郡郡守王稽因为通敌被处死。应(ying)侯范雎(ju)是由于王稽的举荐才做了丞相,因此他闷闷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