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政治风波
1989年春夏之交,极少数人利用学潮,发动了一场以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制度为目标的政治动乱,并进而在首都北京发展成反革命暴乱。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决策和果断的措施,取得了制止动乱和平息反革命暴乱的胜利。1988年末至1989年初,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已发展到十分严重的程度,极少数人策划利用五四运动70周年的机会,煽动学潮,挑起事端。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逝世,酝酿已久的学潮提前在北京爆发。学潮一开始就被极少数人操纵和利用,具有政治动乱的性质。24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决定在中央成立制止动乱小组。次日上午,邓小平发表重要讲话,完全赞同和支持中央常委的决定,对动乱的性质作了深刻分析。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的社论。社论发表后,形势开始趋向平稳。但是5月4日下午,赵紫阳在接见亚洲银行年会代表时,发表了同中央的方针截然不同的讲话,使事态骤然逆转,动乱重新走向高潮。在北京的影响以及错误的舆论导向下,外地已经平稳的局势又重新紧张起来。5月13日,一些人抛出早已准备好的《绝食宣言》,发动了一场历时7天,前后有3000多人参加的绝食活动,从此长时间地占据了天安门广场。在错误舆论的引导下,绝食期间,上街游行声援学生的群众与日俱增。致使北京的社会秩序陷入一片混乱,举世瞩目的中苏高级会晤受到严重干扰。5月19日,中央召开首都党政军机关干部大会,李鹏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了进一步采取果断措施制止动乱的决策。根据宪法授予的权力,国务院决定从5月20日10时起在北京部分地区实行戒严。由于所有主要交通路口都被堵塞,戒严部队进城遇到巨大的困难和阻力。为了制止动乱,戒严部队克服重重困难,采取不同方式,有计划地向城里开进。6月3日凌晨,在戒严部队按既定计划继续进入警戒目标过程中,一伙暴徒在全城发动了疯狂的打、砸、抢、烧、杀等破坏活动。在此紧急的关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不得不下定决心,命令驻守在首都周围的戒严部队强行开进,平息反革命暴乱。6月4日5时半,天安门广场清场完毕。发生在北京的反革命暴乱被迅速粉碎。在这场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斗争中,赵紫阳犯了支持动乱和分裂党的严重错误,对动乱的形成和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989年6月23~24日,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李鹏代表政治局所作的关于赵紫阳所犯错误的报告,撤销了赵紫阳中共中央总书记、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和军委第一副主席的职务,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90年1月10日晚,李鹏宣布解除在北京部分地区实行的戒严,标志着平息反革命暴乱取得彻底胜利。
-
- 妺喜人物简介 揭秘妺喜是怎么死的!
- 相传夏桀攻打过岷山,得到了两位名为琬和琰的美女。这两个女人不仅长得妩媚,还很会跳舞,桀陷入了对她们的迷恋,还把她们的名字刻在了华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
-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