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爭篇
〔曹操曰:两军争胜。〕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
合军聚众,
〔曹操曰:聚国人,结行伍,选部曲,起营陈也。〕
交和而舍,
〔曹操曰:军门为和门,左右门为旗门,以车为营曰辕门,以人为营曰人门,两军相对为交和。〕
莫难于军争。
〔曹操曰:从始受命,至于交和,军争为难也。〕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曹操曰:示以远,迩其道里,先敌至也。〕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後人发,先人至者:知迂直之计者也。
〔曹操曰:迂其途者,示之远也。後人发,先人至者,明于度数,先知远近之计也。〕
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曹操曰:善者则以利,不善者则以危。〕
举军而争利,则不及;
〔曹操曰:迟不及也。〕
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
〔曹操曰:置辎重,则恐捐弃也。〕
是故,絭甲而趋利,则日夜不处,
〔曹操曰:不得休息。〕
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上将;劲者先,疲者後,则十一以至。
〔曹操曰:百里争利,非也;三将军皆以为擒。〕
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法以半至。
〔曹操曰:蹶,犹挫也。〕
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曹操曰:道近至者多,故无死败也。〕
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曹操曰:无此三者,亡之道也。〕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
〔曹操曰:不知敌情者,不能结交也。〕
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
〔曹操曰:高而崇者为山,众树所聚者为林,坑堑者为险,一高一下者为阻,水草渐洳者为沮,众水所归而不流者为泽。不先知军之所据及山川之形者,则不能行师也。〕
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变者也。
〔曹操曰:兵一分一合,以敌为变也。〕
故其疾如风,
〔曹操曰:击空虚也。〕
其徐如林;
〔曹操曰:不见利也。〕
侵掠如火,
〔曹操曰:疾也。〕
不动如山;
〔曹操曰:守也。〕
难知如阴,
动如雷霆;
指向分众,
〔曹操曰:因敌而制胜也。〕
廓地分利;
〔曹操曰:广地以分敌利也。〕
悬权而动,
〔曹操曰:量敌而动也。〕
先知迂直之道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是故,《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鼓金;视不相见,故为旌旗。」是故,昼战多旌旗,夜战多鼓金。
鼓金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
民既已专,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
三军可夺气,
〔曹操曰:左氏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将军可夺心。
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溃。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溃,此治气者也。
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无邀整整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曹操曰:正正,整齐也;堂堂,大也。〕
故用兵:高陵勿向,饵兵勿食,穷寇勿迫,锐卒勿攻;
背丘勿迎,佯北勿从,围师遗阙,
〔曹操曰:《司马法》曰:「围其三面,阙其一面,所以示生路也。」〕
归师勿遏,此用众之法也。
-
- 汉高祖刘邦的族谱上都有什么人
- 汉高祖刘邦的族谱上都有什么人汉高祖刘邦 画像刘邦创立汉朝后,两汉在历史上存在了四百多年,在这四百多年中,刘氏一脉极快地发展着,渐
-
-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
-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
-
- 雍正被恐吓之谜
- 雍正游玩西湖正在兴头上的时候,突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恐吓信,这封恐吓信信的主人又是谁?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竟然让威风八面的皇帝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