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孙子略解

行軍篇

书籍:孙子略解 作者: 朝代: 专题:曹操书籍

孙子曰:

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

曹操曰:近水草,便利也。〕

视生处高,

〔曹操曰:生者,阳也。〕

战降无登:

〔曹操曰:无迎高也。〕

此处山之军也。敌若绝水,必远水;

〔曹操曰:引敌使渡。〕

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汭,令半渡而击之,利。

〔曹操曰:半渡,势不可并,故可败。〕

欲战,无附水而迎客;

〔曹操曰:附,近也。〕

视生处高,

〔曹操曰:水上当处其高,前向水、後当依高而处。〕

无迎水流:

〔曹操曰:恐溉我也。〕

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唯亟去无留;交军斥泽之中,依水草而背众树:

〔曹操曰:不得已与敌会于斥泽之中。〕

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

〔曹操曰:车骑之利也。〕

而右背高,前死後生:

〔曹操曰:战便也。〕

此处陆上之军也。凡四军之利,

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曹操曰:黄帝始立,四方诸侯亦称帝,以此四地胜之也。〕

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处实,

〔曹操曰:恃满实也。养生,向水草,可放牧养畜乘。实,犹高也。〕

〔一曰:恃实满,向水草放牧也。〕

是谓必胜,军无百疾。

陵丘堤防,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水流至;止涉,待其定也。

〔曹操曰:恐半渡而水遽涨也。〕

绝涧遇: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

〔曹操曰:山深水大者为绝涧,四方高、中央下者为天井,深山所过若蒙笼者为天牢,可以罗绝人者为天罗,地形陷者为天陷,涧道迫狭、深数丈者为天隙。〕

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

〔曹操曰:用兵常远六害,令敌近背之,则我利敌凶。〕

军旁有险阻、草莽、葭苇、小林、翳浍,可伏匿者,谨复索之,奸之所处也。

〔曹操曰:险者,一高一下之地;阻者,多水也。潢者,池也;井者,下也。葭苇(蒹葭)者,众草所聚也;林木者,众木所居也。蘙荟者,可屏蔽之处也。此以上论地形,以下相敌情也。〕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敌远而挑战,欲人之进者,其所居者易、利也。

〔曹操曰:所居利也。〕

众树动者,来也;

〔曹操曰:斩伐树木,除道也。〕

众草多障者,疑也。

〔曹操曰:结草为障,欲使我疑也。〕

鸟起者,伏也;

〔曹操曰:鸟起其上,下有伏兵。〕

兽骇者,覆也。

〔曹操曰:敌广陈张翼,来覆我也。〕

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采樵者也;

少而往来者,营军者也。辞卑而备益者,进也;

〔曹操曰:其使来辞卑,使间视之,敌人增备也。〕

辞强而进驱者,退也。

〔曹操曰:诡诈也。〕

轻车先出居侧者,阵也;

〔曹操曰:陈兵欲战也。〕

无约而请和者,谋也。

奔走阵兵者,期也;

半进者,诱也。

杖而立者,饥也;

汲役先饮者,渴也;

见利而不进者,劳也;

〔曹操曰:士卒疲劳也。〕

鸟集者,虚也。

夜呼者,恐也;

〔曹操曰:军士夜呼,将不勇也。〕

军扰者,将不重也;

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杀肉食者,军无粮也;军无悬甀者、不返其舍者,穷寇也。

谆谆翕翕,徐言人者,失其众者也;

〔曹操曰:谆谆,语貌;翕翕,失志貌。〕

数赏者,窘也;

数罚者,困也。

先暴而後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

〔曹操曰:先轻敌,後闻其众,则心恶之也。〕

来委谢者,欲休息也。

兵怒而相近,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曹操曰:备奇伏也。〕

兵非多益,

〔曹操曰:权力均也。一云:兵非贵益多。〕

无武进,

〔曹操曰:未见便也。〕

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曹操曰:厮养足也。〕

夫唯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卒未专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专亲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

〔曹操曰:恩信已洽,若无刑罚,则骄惰难用也。〕

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

〔曹操曰:文,仁也;武,法也。〕

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上一篇:九變篇 下一篇:地形篇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周文王的儿子伯邑考为什么不姓姬?
周文王的儿子伯邑考为什么不姓姬?
姬昌他也姓姬。伯邑考是他的名字。准确地说,他姓姬,名考,字伯邑。伯邑考 电视剧照古人的排行以“伯,仲,叔,季“而论.如孔子就排行老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廉颇善饭
廉颇善饭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