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咏晚晴放舟

【原文】:

阵雨轻雷送爽,澄霁御湖飞桨。万顷碧琉璃,迤逦西峰青幌。晴朗,晴朗,东望彩虹千丈。

【原文作者】:爱新觉罗·奕詝

【赏析】:

这首小词写雨后湖上的放舟,但这绝不是无有东西的画舫浮荡,也不是心如浮云的扁舟轻泛,而是胸怀经受闷压后的解放是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情绪的激发。

“阵雨轻雷送爽,澄霁御湖飞桨。”开头两句好像特别表现了词人的某种迫不及待的心绪。用词很简朴,无暇絮叨。他的叙述中,有清晰的过程,可就是没有具体的细节。一切留待我们去回思、去补充。雨,是“阵雨”,雷,是“轻雷”,可这雷雨之前是什么?阴沉的天,低垂的云,还有滞流的空气,静止的树,世界似乎变得很小,在慢慢收缩,人闷得慌,就快要窒息了。然而突然间,一阵轻雷滚过,又接着一阵急雨洒来。哗哗哗,去尘埃、荡远氛,树叶儿很快为之一绿,人也精神为之一爽。雷过了,雨去了,云开日出,长天碧空如洗。那御园昆明湖上,波光荡漾,一平如镜。镜影涵虚,水中有天,天水相映成趣。词人兴奋了:何不放舟飞桨,溶化到那一片美的怀抱之中!

“万顷碧琉璃,迤逦西峰青幌。”这两句写湖水、写远山,而且突出天地的广阔。雨前那一霎的燥闷、抑压,令词人不能不联想到折磨生灵的窄抑沉压的地下炼狱,联想到人间的末日。而此刻击桨湖上,水如绿琉璃,一碧万顷。再看远处斜阳夕照下,西山、玉泉山,连绵曲折,迤逦而来,仿佛绿帷翠障。两句十一个字,呈现于人们眼前的是一个十分阔大的世界。首先是空间感。“万顷”,本身巨大的数和量的组合突出了湖水平面的开阔;“迤逦”,择用表现绵亘曲折的形容词强调峰岭三维立面的远大。其次是色彩感。“碧”和“青”都是冷色调,作者笔下的碧水和青山,一下使人联想起凉爽,带来惬意和轻松感,这样,词中描画的山水境界顿时显得更加清静和深远了。

“晴朗,晴朗,东望彩虹干丈。”作者善于借助词句固有的声韵、节奏美以加强对人物情绪的表达效果。在比况湖水时,词人用了“琉璃”,描画山峰时用了“迤逦”,前者双声,后者叠韵,两词的蝉联相接,表现出湖舟中人的婉畅自适,产生了大自然陶醉了人,人溶化在大自然中的审美境界。这里复以“晴朗”一词迭音押韵,显然除了协律之外,还再现了作者的喜不自禁之情。正因为有了这一词的迭用,也才使作者东望那千丈长虹七彩纷耀、壮观无比时的兴高采烈形象呼之欲出。

《如梦令》一词,虽仅有三十三字,但妙在短而不简。全词以写景代叙事,有一个清晰的时间流程,酷似一则游湖小纪。该作的另一艺术特点是寻遍首尾,没有一个典故,纯然丽词亮字。不过构词用语虽浅不白。全词句句写景,却无景不含情。句与句之间频频过渡,景与景亦随之不断转换,人物的惊喜欣跃之情也跟着跳荡于字里行间。词中没有一字正面写情,但是,过渡、跳荡的空间,犹如绘画艺术中的留白手法,留给了人们以充分想象和再创作的广阔天地。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
詹天佑的家世,詹天佑的留学生涯
詹天佑的家世,詹天佑的留学生涯
詹天佑字眷诚,1861年4月出生于广东南海乡间(今为三水市辖)一个世业茶叶出口生意的家庭。他的祖籍是安徽婴源,由他的祖、父两辈,从那
雍正杀子之谜
雍正杀子之谜
雍正到底有没有杀自己儿子,且让我们跟着历史的脚步,一探究竟。雍正帝与三阿哥弘时的关系,反映出在公开实施秘密建储初期,清帝家庭因皇
平原君不计私怨荐赵奢
平原君不计私怨荐赵奢
战国时期,活跃在赵国政治舞台上的除了名声显赫的大将廉颇和相国蔺相如,还有一个颇有文韬武略的赵奢。
戚继光斩子之谜
戚继光斩子之谜
戚继光真的斩子了吗?这其中缘由,且让我们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