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化内科疾病诊断标准
药物所致的胆石症
胆石症有逐年增多之势,据报道大约每10年增加2倍,美国每年约有100万人需作胆囊切除术。胆石症发病率增高的原因,可能与寿命延长、饮食成分改变、运动过少以及药物治疗引起的胆石症逐渐增多等有关。
现知常见药物有:
1.氯贝丁酯 是一种常用的降脂药,其类似的药物尚有安妥明丙二醇醋、心脉宁等。这类药物降脂的机制之一,系增加胆固醇的排泄,服用氯贝丁酯后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加,而胆汁酸减少,当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多,胆盐、磷脂与胆固醇的比例失调(正常胆汁中胆盐+卵磷脂与胆固醇的比为11∶1),则胆固醇易成结晶而析出成结石。有报道服用氯贝丁酯者胆石症发生率较不服者高4倍。有报道氯贝丁酯与鹅脱氧胆酸或苯二胺脱氧胆酸同时服用,可预防胆固醇结石形成。另有报道氯贝丁酯与考来烯胺同时服用,更易形成胆结石。
2.烟酸 亦可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促使胆石形成,但较氯贝丁酯为弱。
3.雌激素 为女性胆石症发病率高于男性的因素之一,已为大家所熟知,当女性应用雌激素避孕或男性因某些原因应用雌激素,均可使胆石症发病率增高。雌激素可改变胆汁中脂类成分,使胆汁酸合成减少,胆固醇分泌增多,使胆囊收缩功能障碍,而致胆汁淤积,蓄存胆囊中,故易形成胆石。胆汁中雌激素浓度增高时,胆固醇能很快形成结晶。
4.螺内酯 有使胆汁中胆固醇增多的作用,但是否能形成胆石尚未定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消化内科疾病诊断标准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齐恒公守诺还地
-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
-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
-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 据传闻,战神九天玄女,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制造香业的祖师和守护神。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
-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 如果把战争和谋杀活动当成一种投资活动,那么专诸的这次谋杀无疑称得上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次谋杀。根据血酬定律理论,我们不妨把专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