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鬼谷子辞典

周广业

周广业,字勤补,号耕厓,乾隆举人,清浙江海宁人。周广业著作有《蓬庐文集》、《孟子四考》。

周广业曾为《鬼谷子》写有跋文,文中云:“渌饮鲍君购得《鬼谷子注》抄本,属余是正。注甚明白简当,自非五季宋人可及。乃其卷首题曰‘东晋贞白先生丹阳陶弘景注’,则非也。陶系梁人,大同初赐谥贞白,东晋之误,无待深辨。案《鬼谷》录自《隋志》,有皇甫谧、乐壹注各三卷。新旧《唐志》无皇甫,而增尹知章注三卷,不闻陶也。陶注始见于晁氏《读书志》。潜溪《诸子辨》继之,卷如乐、尹,而亡《转丸》、《胠箧》二篇,是本篇卷适与相符,当即宋氏所见者。其书不类古本,如以《捭阖》、《反应》、《内揵》、《抵巇》列上,《飞钳》、《忤合》、《揣摩》、《权谋》、《决事》、《符言》并亡篇列中,《本经》阴符七术及《持枢》、《中经》列下,与近刻无异。凡文之轶,见于《史记》、《意林》、《太平御览》诸书者,此皆无之。其篇名,旧有作《反覆》、《抵巇》、《飞钳》、《涅暗》、《午合》、《揣情》、《摩意》、《量权》、《谋虑》者,今亦不然。至《盛神》、《养志》诸篇,正柳子厚所讥‘晚乃益出七术,怪谬不可考校’之言。梁世宁遽有此?纵有之,隐居抗志华阳,安用险诡之谈?《梁史》及邵陵王碑铭亦绝不言其注《鬼谷》,而伪托焉可乎?《困学纪闻》载,尹知章序《鬼谷子》有云:‘苏秦张仪事之,受捭阖之术十三章,复受《转丸》、《胠箧》三章’。晁氏则但言序谓此书即受秦、仪者,虽详略不同,可证其皆为尹序。序出于尹,安见注不出于尹?观其注文,往往避唐讳,如以民为人、世为代、治为理、缧绁作缧#之类。而笔法又绝似《管子注》,是为尹注无疑。尹生中宗、睿宗之世,卒于开元六年,故于隆基字不复避也。其注亡篇云:‘或有取庄周《胠箧》充次第者’,以非此书之意,不取。注《持枢》云:‘恨太简促,或简篇脱烂,本不能全故也’。盖自底柱漂没之后,五部残缺,不能复睹文德旧本,故注家以为憾事。若果系陶注,则同时刘勰作《文心雕》,明言《转丸》骋其巧辞,《飞钳》伏其精术矣。此岂不见原文者,可遽云《转丸》已亡乎?庾仲容亦梁人,其所抄子今在《意林》,‘人动我静’及‘以德养民’二条,显有完书可据,何是本独以脱烂为恨?此亦是尹非陶之明征矣。乃其讹尹为陶,莫解其由。以意揣之,尹注在旧史,虽云颇行于时,而新志却自注云尹知章不著录。意其本在宋初,原无标识。而《持枢》篇注中尝一称‘元亮曰’,元亮系晋陶渊明字,或错认陶渊明为陶通明,遂妄立主名,而读者不察,致成久假耳。抑或谄道之徒,即诡鬼谷子为王诩,强名为元微子,复以贞白寓情仙术,矫托以注,未可知也。然是注世已罕传,大可宝贵,似宜改题曰:唐国子博士尹知章注。与赵蕤《长短经》合梓以行,其裨益人神智,正不少也”。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胡太后荒淫史:把妹夫和太监带上床玩弄
胡太后荒淫史:把妹夫和太监带上床玩弄
这位太后姓胡,是孝文帝的儿媳妇,是北魏宣武帝元恪的妃子。与冯太后将“子贵母死”的制度玩弄于股掌之中不同的是,她是向这条严酷制度
王冕好学
王冕好学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