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樾
【生卒】:1821—1906俞樾,清学者。字荫甫,人称曲园先生,清浙江德清(今浙江德清县)人。
道光三十年(1851)中进士,后改为庶吉士。道光三十一年,散馆授编修。道光三十四年任河南学政。道光三十六年被御史曹登庸弹劾罢职,侨居苏州。在苏州紫阳、上海求志、杭州诂经精舍等书院讲学。后主办浙江书局,精刻诸子书籍22种,并建议江、浙、扬、鄂四书局分刻二十四史。光绪二十八年(1902)复官,光绪三十二年卒,享年86岁。
俞樾擅长经学研究,他认为“治经之道,大要在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三者之中,通假借为尤要”(《清史稿·儒林三·俞樾》,下引文同此),著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校误文,明古义”,列举了《九经》、诸子的例子88个,使读者一目了然。
俞樾在诸经方面都有著述,易学最深。著有《易贯》、《玩易》、《艮宦易说》、《卦气值日考》、《续考》、《邵易补原》、《易穷通变化论》、《互体方位说》等,开创了一家之学。
俞樾还擅长作诗,他的诗温和典雅,有白居易的风格。篆书、隶书功底较深。
俞樾善于结交,与当时大学士曾国藩、李鸿章,尚书彭玉麟、徐树铭、潘祖荫等人关系甚好,甚至与日本的文人学士也常来往。
他的著作颇多,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第一楼丛书》、《曲园杂纂》、《俞楼杂纂》、《宾萌集》、《春在堂杂文》、《诗编》、《词录》、《随笔》、《右台仙馆笔记》、《茶香室丛钞》、《经说》,其余杂著,编入《春在堂全书》。
俞樾在其《诸子平议·补录》卷十三中专门对《鬼谷子》原文及古人的注释进行了分析评议,其中有不少真知灼见和借鉴意义的看法。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为什么袁天罡的墓没人敢盗?是什么原因让盗墓贼不敢挖袁天罡的墓?
- 说起盗墓这项绝活,我们中国人要是自称第二,恐怕全世界没有人敢当第一。我们中国历史悠久,从古到今,摸金校尉层出不穷,不论是皇陵还是高
-
-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
-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
-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