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教育论

艺术教育思想之一。是强调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发挥主体的创造性和将艺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创造意识、开发创造性人才资源的教育手段的艺术教育理论。创造教育论是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艺术教育思想。其理论基础是:现代社会竞争最需要的是具有创造性和开拓型的人才。人才资源是现代社会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主动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是人才的最有价值的才能。现代教育的一切手段应为培养有高度创造性的人才服务。在学校所设的学科中,唯有美术最能发挥和培养人的创造性功能。艺术表现是由主体、客体和艺术形式三个方面构成的,现代艺术理论突出艺术创造中主体的主导地位,艺术思维与创造思维的密切联系,使艺术成为人类精神和文化领域中典型的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早在文艺复兴以前,神学统治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艺术的表现基于自然模仿学说,没有注意艺术创造中人的主导地位。自文艺复兴达·芬奇的科学艺术论始,于康德的天才论,为艺术创造性理论铺下了最初的基石。最早将艺术教育视为创造教育是在19世纪末,当时的艺术教育运动中反对机械主义和技术主义支配一切的思想,提出通过艺术教育恢复人是创造的主体的积极主张,可谓是创造教育论的萌芽。到20世纪初,随着现代派艺术的兴盛,德累斯顿纳提出应以具有创造力的艺术作为教育的原理。从此,“创造教育”思想首先在德国的缪斯运动的一部分理论中有所体现,并在包豪森美术学院的“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口号的影响下,创造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形成“创造教育论”。近代,以美国为中心发展了创造教育论,并受到日、英、法等发达国家的重视。1957年美国召开了“创造性艺术教育会议”,更推动了创造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蓬勃发展。1984年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美术教育协会召开题为“社会文化变革的挑战与创造性教育”的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近二千名学者曾集中讨论过“发展中国家对创造教育的选择”的议题。此后,“创造教育论”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也是在此次会议之后,由郑洞天撰文介绍成为目前艺术教育的重要的指导思想之一。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豫让:模范忠臣
豫让:模范忠臣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李牧之死
李牧之死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
秦庄襄王,异人在位3年去世!
秦庄襄王,异人在位3年去世!
秦庄襄王,名异人,改名子楚(公元前?~前247年)。秦孝文王子。孝文王死后继位。在位3年,病死。葬于葚。秦庄襄王画像嬴异人,曾在年轻时作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