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序
塑型、雕刻與鑄造的區別對欣賞雕塑技巧來說極爲重要。普里寧(Pling,西元1023~1079年)在其「自然的歷史」(Natural History)一書中便提及塑型(plastica)、雕刻(scultura)、鑄造(fusoria),可見這三種的區別已有悠久的歷史。雕塑之不同類型,亦可見於文藝復興時期的文獻,在論文「雕塑論」(De Statua)中,阿爾貝蒂(Leon Batista Alberti,西元1404~1472年)很淸楚地表示出雕塑家及雕刻家的不同。前者以蠟及陶土爲材料,來做增減修飾;後者則只能削減材料來顯現隱藏於大理石中的塑像。西元1549年米開朗基羅在給佛羅倫斯歷史學者瓦爾契(Benedetto Varchi)的信中,便闡述了繪畫與雕塑的相對特質。他說,一個雕刻家雕刻大理石是在做削減塑材的工作,如爲蠟或陶土塑像,則是增加塑材了。他認爲後者與繪畫相似。瓦薩里(Giorgio Vasari,西元1511~1573年)在他雕塑論文的開端則說雕刻家去除所有一切多餘的素材,而把材料縮減至藝術家想像中的模樣。
鑄造術則全賴一事前準備好的模型,這種模型用過之後,還可用各種方式來做成金屬複製品。不管大或小的雕刻模型,在經歷幾世紀後已有所變動。而有關塑型和雕刻的相互關係,將會在下列章節中陸續討論。
有趣的是經過了幾世紀後的雕刻、塑型及鑄造技巧,和其他美術形式比較起來變化極少,只有在二十世紀隨著合成物質,如玻璃纖維,及新技巧,如焊接的出現,才有根本的改變。
希臘還願浮雕上的「木槌及打洞器」;可能出於雕匠之手;高36公分;現存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在鑿孔過程中,打洞器與磚塊成直角;而靠木槌敲打出的凹印,有別於鑿子斜敲而成的凹溝。
羅馬蒂沃利石灰華礦。石灰華是一石灰質礦品,產於義大利中部,開採得最廣泛者則是蒂沃利。石灰華是一細密、灰黃色石。剛開採時極易雕刻,但暴露後則會硬化。羅馬大型競技場即以此建成。
在阿斯旺花崗岩礦中一個未完成的古埃及方尖碑。它的底部仍連接著礦場,但因石塊破裂而被遺棄,不少古典時期雕塑都是在原地雕刻,以省卻搬運多餘石塊的功夫。
加勒廷一畫家所作希臘水罈的細部之一;約西元前500年;現存波士頓美術博物館。
在希臘瓶器繪圖中,雕刻家所用的工具經常以操作中的方式出現。在這例子中,一木匠在操作一把鑽子。馬弓的前後來回帶動鑽子的把手。
菲力浦·金:開放(紅-藍)的限制;鋼網及木板;18×33×31公分;西元1974~1975年;現存倫敦羅恩美術館。
在英國衆多領導地位的雕塑家中,金是率先採用玻璃纖維及聚脂者之一。這作品以鋼製成,並繪上奪目明亮的原色。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
-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 应该继承帝位的商均却最终没有成为帝王,司马迁的《史记》中说商均是不肖之子(即不如其父贤能),因此,舜帝选择了禹继承帝位。这是太史
-
-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
-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他的目的是什么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