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大百科全书 刑事诉讼法卷
刑事诉讼的概念
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处理刑事案件的活动,也就是按照法定的程序,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确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应否对其依法予以刑罚处罚的活动。
刑事诉讼,在理论上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
狭义的刑事诉讼,是指法院审判阶段的活动。在这种观点看来,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关系,即法院、原告(控方)、被告(辩方)三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只有在审判阶段才能得到全面体现。侦查、起诉活动被看作是刑事诉讼开始前的准备活动;执行活动被看作是刑事诉讼结束后的活动。广义的刑事诉讼不仅是指法院审判阶段的活动,还应包括侦查、起诉、执行等阶段的活动在内。根据我国刑事诉讼规定,审判前的侦查、起诉程序和审判后的执行程序,也是整个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和科处刑罚这一中心问题,法院的审判固然是决定性的诉讼阶段,但是,其他诉讼阶段也同样是紧紧围绕这一中心问题进行的,也都存在着国家专门机关与诉讼参与人的刑事诉讼法律关系,而且,依法对案件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活动,依法是程序依次进行的,没有立案侦查活动和起诉活动,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有效的审判活动。从实现刑事诉讼的目的来讲,侦查、起诉、执行活动同样具有重要地位,起重要作用。因此,我国刑事诉讼法应该是指包括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阶段诉讼活动的总称。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法律大百科全书 刑事诉讼法卷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元稹一边包养名媛一边反腐倡廉到底是怎么回事?
- 元稹为人刚直不阿,对当时官场腐败深恶痛绝,曾高举反腐倡廉大旗,志在一扫官场恶习。与元稹既是同僚、又是好友的白居易评价元稹说:“所
-
- 秦穆公如何善用人才,对待自己的大臣
- (一)主动承担战败责任,善待谏争的大臣和战败将领,痛悼阵亡将士秦穆公33年春,他发动殽之战。百里奚、蹇叔见劝谏无效,于出师之日“哭之。
-
-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曾子杀人是真的吗?曾子为何曾经被传杀人?
-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儒家的一位代表人物,鲁国也有一个人叫做曾参,也就是重名了,有一天这个人在外面杀了人,被人传到曾子的家乡,所有人
-
-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