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教育

随着社会生产中铁器与畜力的普遍使用,封建的生产关系代替奴隶社会生产关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封建社会的主要阶级。封建社会的教育仍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等级性,为封建统治阶级所垄断,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官吏、军人和宗教圣职人员。中国封建教育历时二千多年,主要教育形式有官学、私学和书院。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子弟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是不可能进私学和书院的,而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各类官学,更有其严格的等级限制,统治阶层的子弟入学也视其父辈的官位品级的大小而定。中国封建教育的目的是“养士”,即培养封建官吏。科举制度是从学成中择优选仕的制度,选仕的标准和科举考试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封建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在教育内容上,自汉武帝以后,儒家的经典、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成为封建教育的主要教育内容。中国封建社会自唐朝开始,也出现了一些专科性技术学校,教授算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培养专门人才。封建社会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上颇有见地的教育家有郑玄韩愈董仲舒朱熹、颜元等。以儒学为主的教育理论在封建社会逐渐理论化、系统化,形成了完整的封建教育理论体系。在欧洲,自公元476年西罗帝国灭亡后进入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统治阶级有僧侣封建主和世俗封建主两个阶层,因此,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教育有僧侣教育和骑士教育。欧洲的封建教育不仅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而且还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尤其在中世纪,教育为教会所垄断,宗教教育成为当时社会最主要的教育。教育内容贯穿着神学教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对上帝虔诚、对教会忠诚的教士。而骑士教育则是培养维护封建主利益的忠诚卫士,骑士教育的内容有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又称“七技”。公元12、13世纪,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欧洲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行会学校和商人子弟学校,主要为本行业培养人才,学习生产和业务知识,这两类学校后合并为城市学校。这类学校反映了处于萌芽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对教育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教会对学校教育的垄断。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对董卓的评价
对董卓的评价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