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读教育

中国对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而不适于在普通学校受教育的青少年进行的一种特殊教育。其根本目的是通过一边劳动工作,一边学习的方式,使失足青少年认识错误,转变思想,成为正常的社会成员。18世纪中叶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在诺伊霍夫等地创办孤儿院,实行教育与手工劳动相结合,他被认为是工读教育的先驱。20世纪初英国的H·雷恩主办“少年共和国”,以预防和杜绝青少年的犯罪。本世纪20年代苏联教育家A·C·卡连柯创办高尔基工学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从事流浪儿童和违法少年的教育改造工作,是社会主义工读教育的先驱和典范。中国的工读教育始于1955年在北京成立的第一所工读学校,它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学制一般为2年。实行男女分别编班式建校,受教育对象是13-18周岁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但又不够劳动教养、收容教育或刑事处罚条件的中学生或自动退学,在社会上流浪的不满18周岁的青少年。入学须经当地公安局和教育局共同审批。工读学校实行集中食宿、集中管理。其教育的基本原则是疏导与堵禁相结合,爱与严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激发自尊心与学校民主管理相结合,长期目标与阶段要求相结合,思想教育与心理矫治相结合。工读教育对坚持学习,能接受教育,改正错误,文化和技术课考核合格者,准予毕业,发给证书。毕业者同普通中学生一样,可以参军、就业、升学。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学生,如表现优良,还可回原普通中学继续学习。工读教育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还指本世纪20年代中国兴起的工读教育运动。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文曲星和长寿星对决
状元出对清朝嘉庆年间,朝廷重臣戴衢亨到四川微服私访,看到一户姓祝的人家在办喜事,十分热闹。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来到对面酒店沽酒,忽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有施国是与夏朝同时期的一个小国,它的国内有一位叫妺喜的美女很有胆识,商便是在其帮助下灭掉了夏,她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间谍。
武庚叛乱
武庚叛乱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