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英視覺藝術百科全書 中文版 2
郭熙的「早春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的這幅大型山水畫,是用黑墨畫在茶色的絹上,略加著色。呼之欲出的一片乾燥的山中早春景象,從河畔漁夫到半山腰的廟以至左邊遙遠而模糊的山谷,是一組組生活與風景的小品連綴成的精心構圖。似乎是不止一幅這種豐富的後古典時期畫風創作的山水畫在記憶中拼湊而成的;郭熙(西元1020~1090年)用傳統的多層次觀點創作這幅畫,畫面的延伸並非一直都很寫實,因此從中央往兩邊看是經過若干不同的階段。每一景都跟視線在同一平面上,經過細心的觀察與表達,揮洒自如只因胸有成竹。
畫家用其他傳統國畫技巧避免了予人支離破碎的印象:外在構圖敏銳的透過線條與色調取得平衡。郭熙喜歡用一種盤旋曲折的線條,賦予這幅作品一種帶動觀者眼睛向上,自然的由一景到另一景的力量。這樣一幅畫中色彩的運用——只有淡淡數筆的綠和棕色——目的在於調和外觀,以期吸引並掌握我們的目光。它跟歐洲畫大相逕庭,後者強調色彩氣氛(atmospheric tone),前景須保留濃重的色調與強烈的對比,中國畫的重點却在於畫的外在,往往與漸遠漸淡(recession)的要求產生矛盾。此種畫風就憑對於線條與外在構圖上,如何平衡視平面漸遠漸淡效果的控制能力,評出高下。早春顯然是一幅傑作,也是保存至今的大型捲軸畫原作中年代最古的作品之一。因此它是國畫硏究中一個重要的試金石與參考點。
早春圖(局部),上圖取自右側,山間有瀑布及廟;下圖取自左角,河畔漁夫。
郭熙「早春圖」,158×108公分,西元1072年,墨、淡彩、絹,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大英視覺藝術百科全書 中文版 2有关的内容
推荐阅读
-
- 床母胎记———血管瘤
- 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如果小孩身体上有一块红色胎记,是床母作记号来的。”到底“床母”作了是什么记号?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健康?所谓的红色
-
-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
-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
- 李牧之死
-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
-
-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