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

在劳动法中所称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在参加集体的共同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所发生的一种社会劳动关系。也可通称为狭义的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关系实质上是劳动力在物质生产领域中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过程中发生的。这足以说明劳动法中所称的这种劳动关系是一定范围的劳动关系,即特定的劳动关系,不包括所有社会劳动关系。再有,在社会上与劳动有联系的社会关系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不是劳动法调整的对象。例如,城乡个体劳动者从事服务行业,补鞋、做衣服、饮食、农民在市场上供应蔬菜、作家把自己著作交给出版社出版、复印社的复印、家庭的内装修等等。所有这些类似的社会关系,虽说与劳动都有关系,但是,这些关系都不能称为劳动关系。因为这些关系的发生都不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集体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关系。劳动法中所称的劳动关系是不包括这些与劳动有联系的社会关系。它也不是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
詹天佑不纳妾
詹天佑不纳妾
詹天佑,1861年生于广东南海。10岁考取清廷官派首批赴美留学幼童班,1881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铁路工程专业。回国后毕生致力于我国早
雍正治贪
雍正治贪
雍正是怎么治贪的?且让我们跟着历史的脚步,前去一探究竟。雍正的前任圣祖仁皇帝康熙,亲手创造了一个“太平盛世”,也留下了严重的后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