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的直接法律效力

宪法直接对于组织和个人而具有的约束力和强制力。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明文规定了它所具有的直接法律效力。如我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作为普通法律的约束力和强制力,一般由国家司法机关予以维持,表现为刑事制裁、民事制裁、经济制裁和行政制裁。但宪法的直接法律效力则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宪法对于一般人的直接法律效力,有待于普通法律加以具体规定。如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其直接的法律效力有待于刑法、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去规定。(2)宪法对于国家领导人的直接法律效力,表现为罢免或弹劾。如我国宪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下列人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二)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三)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四)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五)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概而言之,宪法不仅是国家日常立法的法律基础,而且是一切组织和个人所必须遵守的根本活动准则。这就是说,宪法的法律效力既是最高的,又是直接的。宪法作为最高行为准则,是人们活动的依据和基础,对人们具有直接约束力和强制力,即具有直接法律效力。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和直接法律效力是统一的,二者缺一不可的。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
晋襄公漏言害两臣!领导泄密可咋整?
晋襄公漏言害两臣!领导泄密可咋整?
公元前621年,晋国准备和狄国开战,晋襄公拟派狐夜姑(一作射姑)为主将,赵盾做副将,带兵出征。晋襄公画像晋襄公:(公元前621年):姬姓,讳欢,谥号曰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
赌书泼茶
赌书泼茶
赌书泼茶,典出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指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俩都喜好读书藏书,李清照的记忆力又强,所以每次饭后一起烹茶的时候,就
庞涓轻敌,惨遭兵败?
庞涓轻敌,惨遭兵败?
周显王28年,魏惠王派庞涓统帅大军,去攻打韩国。韩国抵挡不住魏军,被迫向齐国求援,齐国国王召集大臣们商议,是否出兵去救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