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优生优育优教百科全书 优教卷
自我控制训练
自我控制训练是由儿童自己对自己实施行为矫正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儿童自己承担主要责任,在改变问题行为的过程中由儿童自己操作进行。
自我控制训练主要有两种类型:
1.学会抑制能带来即刻满意的过度行为,如生活没有节制、过食、抽烟、饮酒,迷恋电视、游戏机等。
2.通过努力来增加某些良好行为,如自觉学习习惯、锻炼身体、建立自信心、热爱劳动等。
自我控制训练的过程包括自我训导、自我记录和自我实施即时后果三个基本步骤。
1.自我训导是儿童自己对自己下指令,指导自己的行为。例如,在黑暗中,儿童对自己说:“我是一个勇敢的人,我不怕黑暗,我能战胜自己!”从而使自己在黑暗中减少恐惧。
2.自我记录是指自己对自身的行为作出系统的观察和记录。例如要改正粗心大意毛病的孩子,可让他每天检查作业,把错题按出错原因分类记数,使自己逐渐减少因粗枝大叶而做错题目的数量。
3.自我实施即时后果是指当行为达到强化或处罚标准时,自己按照规定施行自我强化或处罚。当然在此之前,自己必须确定获得强化或惩罚的行为标准。
以上三个步骤,第三步最为关键。如果不严格地实施即时后果,整个自我训练程序将被打乱,最终流于失败。
因此,指导儿童在进行自我控制训练过程中应当注意:
1.目标具体化,最好写出目标,并把应该做到的事情列成表,这样有没有达到目标就一目了然了。
2.加强行为改变的自我训导,具体方法是:让周围的人都知道儿童所要进行的自我控制训练,从而增加成功的压力;重新安排环境,使之有益于实施计划;做好抗拒诱惑的各种准备。
3.随时记录自己的行为,并分析原因,定期检查,根据结果,严格实施即时后果。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和中国优生优育优教百科全书 优教卷有关的内容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妲己如此残忍!刽子手为何却不忍心落刀
- 相信大家都看过封神榜,其中讲述了一个武王伐纣的神话故事,传说因为纣王的昏庸,导致朝廷中的忠臣被害,各地百姓民不聊生,皇宫里宫女死伤
-
- 晋惠公和秦穆公互嫁公主,但秦晋之好未必好!
- 秦国和晋国为借粮食的事打起来了。首先,晋国遇上饥荒,晋惠公派大夫庆郑,到西邻的秦国买粮食。秦国觉得不能为富不仁,秦穆公说:“天灾流
-
-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
-
-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
- 雍正为什么违制建陵墓?是风水不好?还是黄泉之下无颜见父皇?雍正命身后不追随父皇,而在几百里之外另找“万年吉地”。数千名哑巴被秘密
-
- 魏文侯拜师段干木
- 魏文侯(公元前396年)名魏斯。当了国君以后,四处寻访人才。他听说有一位叫段干木的马匹交易经纪人,很有才干,就是不喜欢做官。他想,让贤
-
- 范雎受袍
- 在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所描绘的历史故事题材中,范雎受袍是艺术家所喜欢表现的,因情节有趣。画面表现为二人站立,中间放袍一人弯腰授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