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可塑性——优教的生理基础

远在公元前,古希腊的先哲们就凭着有限的解剖知识和天才的直觉,断言脑的沟回越多就是智力越高的物种。然而,直到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们才对教育训练能够影响脑的生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962年,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以令人信服的实验事实,首次证明丰富环境可以引起动物大脑皮层的重量和厚度明显增加,尤其是脑内的遗传物质DNA、RNA、蛋白质以及一些重要的酶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实验为大白布置了两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一种是丰富环境:10~12只大白鼠饲养在一个大笼子里,笼内有云梯、迷津和坑道等可供玩耍的设备;另一种环境是枯燥环境,一只大白鼠关在一个小笼子里,笼内无任何可供玩耍的“玩具”,而且不能与其他大白鼠交往。30~160天后,科学家们对这两组大白鼠的脑进行了解剖和化学分析比较。结果发现,那些生活在“丰富环境”里,受过“教育”和得到“学习与记忆”训练机会的大白鼠,大脑皮层的重量和厚度明显地增加了。而且幼鼠的年龄越小,大脑皮层重量和厚度的变化越明显,对环境的影响越敏感,脑的可塑性越大。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倘若动物成年后才开始在不同环境中饲养,上述变化就观察不到了!

丰富环境导致大脑皮层的重量和厚度的增加,主要表现在神经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间相互联系的结构——“突触”数目增多且更加复杂化等微观改变,特别是大脑皮层中“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众所周知,脑细胞包括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近年来,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大脑皮层联合区(高级思维活动的综合区)的神经胶质细胞竟比普通人高出70%。这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巨匠所进行的长期的富于创造性的学习、思维活动使他的脑组织的微细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脑的可塑性是我们实施优教的生理学基础,我们应当尽量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机会,促使他们大脑的结构与功能不断完善,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应有的开发。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
曹沫勇逼齐恒公
曹沫勇逼齐恒公
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叫曹沫的人,凭借自己的勇猛,在鲁庄公那儿混碗饭吃。鲁庄公非常喜欢这位勇士。
朱熹教子:儿要别人教
朱熹教子:儿要别人教
南宋著名的学者朱熹,有一天把儿子朱在叫到面前,严肃而又不失亲切地说:“你现在已经长大了,老待在家中是不行的,你应该离开我到外地访求
千古一帝秦始皇有哪些历史影响?
千古一帝秦始皇有哪些历史影响?
【传略】秦始皇(前259~前210),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秦孝公之后第六代秦王,秦王朝的建立者,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故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