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袋儿”的悲叹——环境剥夺

在我国黄河流域一带,流传着一种独特的育儿习俗:村民们用沙土代尿布,他们把沙土装在布袋里,将新生儿固定在里面。平时孩子就仰卧在沙袋里,夏天除按时喂奶外,既不抱他,也不管他,也不许别人逗他,尽量减少对他的任何刺激和感官训练,以便大人腾出时间参加劳动。时间一长,孩子变得不哭不闹,十分“老实巴交”,这种“沙袋保姆”照料孩子的方法可长达一年半甚至两年以上。

为了弄清“沙袋保姆”对婴幼儿智力发展和生理发育的影响,我国心理学的专家学者们在山东、河北等地进行了专题研究。他们调查了一个市、两个县、10个自然村,对7~16岁的140名孩子进行智商检测,其中沙袋组和非沙袋组各70名。结果,非沙袋组的平均智商是87.45;沙袋组的平均智商为68.58,已属于智力落后儿童。其中一位在沙袋中度过4年的孩子,3岁才会叫妈妈,5岁才会走路,落了个驼背,两腿也弯曲了,智商只有30,连上了3年小学一年级,也无法完成学业,只好退学。

沙袋育儿既不卫生,又妨碍孩子的生理发育。孩子半岁后,由于沙袋过重,不利于学坐、爬、站、走等,佝偻病的骨骼畸形如胸、漏斗胸等发生率也高,而生存活动空间过小、与人交往过少,不利于孩子的感觉和神经发育,更不利于智力和社会性的发展。

这种被部分地剥夺了教育环境、失去早期教育机会的沙袋养育儿亦称为“早期失教儿”,早期失教所导致的智力落后是社会文化性的智力落后,而不是病理性的智力落后。它从反面告诫我们,要提高我们民族的整体素质,就必须摒弃陈腐的育儿观和养育方法,尽可能地优化婴幼儿的早期环境和早期教育,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他们本来应当得到的关怀和爱,都能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武庚叛乱
武庚叛乱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晋穆侯攻戎之战,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
晋穆侯攻戎之战,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
晋穆侯攻戎之战是发周宣王执政期间的战争,其时间约从公元前80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790年的战争。那么,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晋
赌书泼茶
赌书泼茶
赌书泼茶,典出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指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俩都喜好读书藏书,李清照的记忆力又强,所以每次饭后一起烹茶的时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