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生活教育”的陶行知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民主革命家、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891年10月18日出生在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青年时代,陶行知赴美留学,研究教育,曾经受教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和孟禄。回国后,终生从事教育工作。
陶行知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早在20年代,他就抱有教育救国的思想。为了改造传统的教育、深化教育、建立适合国情的人民教育事业,他先后创办了晓庄学校和山海工学团,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论。
什么是“生活教育”呢?陶行知说:“在晓庄开校前几年,我已提出,包含三部分:一是生活之教育;二是以生活影响生活之教育;三是为着应济生活需要而办之教育。”1930年3月,他又说:“一年前我们便提出一个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来替代,从此生活教育的内容方法便脉脉贯通了。”
晓庄时期的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体现着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内容是:
1.乡村师范要发挥改造乡村生活的作用,并且以此制订自己的培养目标。
2.师范学校要通过生活去教育学生,要制订教学做合一的课程。
3.依据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培养师资可以有相辅相成的两种制度:一是学生一进师范,就明确自己是为教而学,轮流到中心小学去教儿童,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不但自己学习,也学习教人,不是先学理论再去实习;二是艺友制师范教育,由某一方面有特长的教师任导师,招收愿意学习做教师的人做艺友,指导他们学做教师。
4.师范学校要改造社会生活,必须组织师生到社会上去和人民大众互教互学一起干。
5.师范学校要加强计划性,制定《生活历》。
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贯穿在晓庄学校的教育活动实践中,成就是很大的。在政治上,当北伐军打到南京的时候,陶行知拥护北伐军,拥护打倒军阀,支持学生抗议帝国主义炮轰南京;对于晓庄师范的师生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一起逮捕、公审土豪劣绅,他称之为“乡村组织教学做”。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陶行知说:“真的三民主义只有一本,只有中山先生所留的一本,其余什么人解释的都是假的,都是靠不住的。”从“一二·九”运动到他逝世的最后10年,他一直献身于民族民主革命斗争,同时把生活教育运动和民族民主革命斗争联系在一起,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
- 甘罗斗丞相
-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
-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董卓部下一览
-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
- 介子推功不言禄原文、翻译及知识梳理
- 晋侯①赏从亡者②,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介之推雕像推曰:“献公之子九人③,唯君在矣。惠怀④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